本文转自:安庆日报
本报讯 在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一场以书本为“火种”的教育变革正在悄然发生。“燃灯阅读”公益项目突破传统阅读模式,将戏剧、艺术、体育、外语、科学融入阅读课堂,让知识在跨学科碰撞中迸发出照亮山乡孩子未来的人生路。
在岳西县中关辅导小学的教室里,六年级学生储夏璇和张璇共同演绎着《红楼梦共读西厢》的精彩片段,将古典名著通过戏曲的方式焕发新活力。
“通过演绎《红楼梦》,让我学到了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并且了解到了作者当时的心情和思绪。”储夏璇告诉笔者。
戏剧的表达、创作、分享开启了孩子的创造力、表现力。在课堂上,孩子们正热火朝天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将了解到的“中国字”知识转化为艺术的形式,制作成汉字万花轴。
“以前我只知道抄写汉字、默写汉字,没想到这汉字中竟然蕴含着这么多的智慧。”中关镇斗水小学五年级学生王蔷兴奋地说。
在斗水小学操场,孩子们边跳皮筋边背诵《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同学们在游戏中完成古诗接龙。这堂“古诗词运动会”,让《滕王阁序》《木兰辞》化作游戏口令。
“我们把30首必背古诗编成8套体能训练,孩子们的肺活量和诗词量同步增长。”斗水小学体育老师周烽表示。
斗水小学实验室里,孩子们制作的“昆虫旅馆”里住进了23种本地昆虫,而他们正用平板记录观察日记。
“这节课让我们了解了很多的昆虫,有害虫和益虫,以后我们见到益虫要多多保护它们。”斗水小学五年级学生刘梓辰说。
“燃灯阅读活动已在校园扎根,我校师生阅读习惯已蔚然成风,未来我们将持续优化活动机制,深化内容,营造更加浓郁的书香氛围,并带动周边学校,助力师生终身成长。”斗水小学校长储满霞表示。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燃灯阅读”公益项目在大别山深处用多样化的阅读之光照亮每个孩子走向世界的路径。
(通讯员 余飞 杨辉)
富华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